春意盎然启新思,深耕课堂育栋梁。4月1日,建筑工程学院在格物楼413举办“教学大练兵”活动,教法创新回应教育变革,课堂实践深化“五育并举、五创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建筑工程学院院长谢秋兰、副院长罗德海携景海河、张丽华等五位教授组成评审团队,与全院教师共研教学艺术,共话育人初心,在思维碰撞中探寻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新路径。
以研促教砺匠心,创新实践育英才。谢秋兰院长提出“教学是师生共生的艺术”,倡导课堂成为“智慧流转的磁场、情感交融的港湾”,呼应了建筑工程学院近年来的师资培养理念。同时,罗德海副院长以“聚焦教学难点,夯实育人根基”为中心,强调教学需“以问题为锚点,以实效为导向”,构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网络。


多元教法展风采,技术赋能启新局。土木工程系韦时华老师融入AI技术展开教学的前沿探索,如借助AI思维导图拆解《工程地质》理论,展现了技术驱动课堂改革的创新实践;土木工程系王龙海老师通过《钢结构基本原理》的工程案例贯通学术前沿;工程管理与安全系陈俨老师以“工地见闻”活化安全规范教学;城乡设计系吴军老师则以“技法工坊”重构设计课堂。这些实践不仅体现了“虚实相生”的教学设计理念,更与学院“聚焦AI赋能教学增效”的教研方向高度契合。评审团队指出,此类教法既需立足专业厚度,更应延伸实践广度,为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积累实证依据。




诊断式研讨提质量,三维课堂塑格局。评审团队通过微观细节诊断与宏观格局把控相结合,为教师提供精准改进建议,教授们提出“语言为舟载思想”,“收放自如掌节奏”等。谢秋兰院长在总结中提出专业厚度为基、实践广度延伸、育人温度提升的建设理念,呼应学院“以生为镜观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研闭环育良师,守正创新铸金课。此次活动是建筑工程学院“磨课-研讨-优化”教研闭环的深度实践,通过专家引领、技术赋能、案例沉淀,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跃升。全院教师表示将持续打磨教学技艺,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激荡思维、传承匠心的育人主阵地。学院将以“教学大练兵”为契机,深化“以赛促教”机制,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