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风轻拂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又迎来了令人期待的开学季
在众多新梦想开始起航之际
存在部分不法分子
企图借助新生的热忱实施诈骗行径
为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保护财产安全
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
务请认真研读以下这些反诈攻略!

诈骗的本质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

全体师生观看科普回顾
识别“三大类型”
市面上的诈骗主要以电信诈骗为主,而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目标就是骗取你的钱财。不管是哪种套路,哪种形式的诈骗,总结起来就是三种主要的资金被骗类型:给钱类诈骗、要钱类诈骗以及验证码泄露类诈骗。



反诈内容宣传回顾
三大类型
给钱类诈骗
这类诈骗常常打着给你钱的幌子,却要求你先转账。它们以退款、贷款、赔款、高额佣金、高额返利等名目为诱饵,诱使你一步步陷入陷阱。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别轻信那些轻易能赚钱的好事。同时,网络交友需谨慎,特别是遇到“完美对象”时更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止损,切莫继续转账造成更大损失。
要钱类诈骗
这类诈骗则通过编造各种理由,如涉嫌洗钱、犯罪、通缉等,连吓带哄地要求你将钱转到指定账户。它们可能冒充公检法、单位领导、熟人等身份,或者编造虚假色情服务、购物等交易,诱导你转账。请记住,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找当地公安机关核实,切勿擅自转账。
验证码泄露类诈骗
这类诈骗利用信息不对等,通过骗取验证码、诱导打开共享屏幕等方式,盗取你的网银密码和交易验证码,进而将钱转走。或者利用你对网贷的不了解,诱导你去网贷平台贷款后骗取贷款资金。因此,务必牢记支付验证码等同于银行卡密码,切勿向陌生人透露。同时,避免和陌生人使用“屏幕共享”功能,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牢记“八大重点
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财产安全,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与官小微一起学习“八大重点”,共同提高识骗防骗能力,谨防上当受骗。
1、有人要“验证码”,别给
验证码很常见,但它并不是简单的几个数字,代表的是身份的验证!来源不明、自己不知情的验证码千万不要提供给别人,尤其是不能发给陌生号码。一旦不法分子获知了验证码,后果将不堪设想!
2、短信内带链接,别点
千万要记住,链接是个坑!虽然手机短信中也有银行等机构发来的安全链接,但现在伪基站、改号软件层出不穷,诈骗分子总有各种办法伪装自己,很多人难以通过对方短信号码、短信内容、链接形式等辨别真伪,所以不要点击短信中自带的任何链接。特别是Android手机用户,更要防止中木马病毒。
3、手机不显号码,别接
目前,任何政府、企业、银行、运营商等机构均有官方电话,“无显示号码”基本上来自网络电话,或广告商及诈骗电话,总之看到“无显示号码”来电,应当直接挂断。
4、问银行卡号,不说
无论电话、短信、QQ聊天、微信对话中都绝不提及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码、医保卡号码等信息,以免被诈骗分子利用。就算是和熟知的号码、微信号聊天也要谨慎,万一你的朋友被盗号了呢……
5、钱财只能进不能出
任何要求打款、汇钱的行为都应持疑。“孩子住院了,被告了要交保证金”都别信。警方建议就算真的要汇款,最好选择去线下银行柜台办理,把事情的始末向银行柜台工作人员描述一遍,咨询更多人的意见。
6、叫出你名字的人不一定是熟人
诈骗分子能够通过非法的行为掌握到用户的一些个人信息,并以此作为证据骗取信任,此时切记要多留心,绝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即使电话号码是朋友家人的,如非当面沟通也不要轻易相信。
7、养成核实网址、网站域名的习惯
用“积分兑换现金”来诈骗,利用模仿运营商的官网做钓鱼网站也是常见手段,切不可轻易信任那些看上去与官方网站长得一模一样的钓鱼网站,不仅可能中病毒,还可能被骗走钱财。一定要养成核实网站域名、网址的习惯。
8、不相信天上掉馅饼
诈骗分子常常利用最新的时事热点设计骗局内容,并用中奖等信息诱惑用户,如疫苗补偿、孩子退学费、退税、热播电视节目中奖等,都常常被诈骗分子利用。一定要警惕这种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要轻信,掉入陷阱!
以上就是我们日常反诈中常见的“三大类型,八大重点”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提高反诈意识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开启一个安全、美好的新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