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管理学院刘晓丽院长在博学楼376教室,为24级大数据管理与应用3班的同学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学期“思政第一课”。课程分为两部分,首先,刘晓丽院长以“融入时代浪潮,湛科青年勇挑时代担当”为主题,为学子们擘画了一幅个人成长与湾区发展同频共振的奋进蓝图。课堂伊始,刘院长以广东省“新春第一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切入点,深入解读“实体经济为基、创新驱动为魂”的发展逻辑。她结合AI质检机器人优化生产线、跨境电商大数据重塑贸易链路等鲜活案例,生动阐释“工匠精神”与“创新思维”的融合之道。

针对“结构性就业矛盾”的破解之策,刘院长强调“工匠魂”与“敢闯会创”精神的交融——既要沉心钻研核心技术,更需以创新思维突破产业瓶颈。无论是深耕专业领域还是探索AI应用,本质上都是以专业知识为舟、以创新精神为楫。
课程的第二部分,为解答大一学生在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规划方面的困惑,班主任滕迅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介绍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领域的行业动态和发展前景。
滕老师先以自身的经历开篇,以曾经加入如FUjiTSU、华泰证券和移动云为例,为同学们介绍了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待遇,不仅列举了BAT等互联网巨头的岗位薪资区间,他还以一线城市为例,拆解了不同职级的薪资真相,让同学们看到行业细分领域的差异图景。同时,为同学们推荐了LeecCode、GitHub、Gitee等高效学习的平台。滕老师强调,真正的大数据人才应是“数字工匠”与“社会良知”的结合体,选择大数据专业不仅是追逐技术浪潮,更是肩负用数据解读世界、用代码构建美好的时代使命。

课程尾声,刘院长发出“争做新时代数字工匠”的号召,点燃了学子们的学习热忱。这堂充满时代气息的思政课,不仅让“青年担当”的信念深植学子心田,更以“管理赋能产业”的育人理念,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AI技术遇见传统制造,数据算法碰撞管理智慧,刘晓丽院长激励青年学子以专业之能投身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时代浪潮中书写青春答卷。

初审:麦雅婵
复审:吴国洪
终审:唐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