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为深化专业建设内涵,推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学科高质量发展,管理学院组织召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发展专题座谈会。会议由管理学院院长刘晓丽主持,大数据营销系主任徐建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全体教师及辅导员老师参会,围绕专业证书考取、课程体系优化、学风建设提升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谋专业发展新路径。

聚焦行业需求,强化专业证书支撑力
会议指出,随着大数据行业认证体系日益规范化,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学院将联合行业协会与头部企业,梳理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工程师、人工智能项目管理师等含金量高的证书目录,制定阶梯化考取计划,并通过开设证书辅导课程、组建教师指导团队、设立专项奖学金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流程支持。刘晓丽院长强调:“要打通证书考取与课程教学的衔接通道,以考促学、以证赋能,助力学生精准对接行业标准。”
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产教融合新范式
针对专业课程体系,徐建伟主任提出应增设前沿技术课程,强化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等前沿领域教学;同时深化实践教学占比,依托学院实验室平台,推行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构建“理论-实训-实战”一体化培养链条;
与会教师还就案例库建设、校企联合课程开发等展开讨论,提出建立"双导师制"企业课堂等创新举措。

夯实学风建设,营造全员育人生态
辅导员团队从学风督导角度提出"三全育人"方案:
在全过程管理方面,实施"学业预警-帮扶跟踪-榜样引领"机制,通过大数据监测学习成效,针对性开展辅导;在全员参与方面,推行专业教师与辅导员“1+1结对”,定期组织师生座谈会、学术沙龙,打造“教学-学工联动”育人闭环;在全方位激励方面,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设立“数据创新之星”“科研攀登团队”等荣誉,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凝聚共识,擘画发展蓝图
刘晓丽院长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会议成果,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立足国家“数字中国”战略需求,加快专业升级迭代;二是要聚焦学生成长痛点,形成“证书-课程-学风”协同推进机制;三是要加强校政企资源整合,建设区域性大数据人才培养高地。
本次座谈会凝聚了专业发展共识,明确了改革行动方向。未来,管理学院将持续深化大数据领域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懂数据、精管理、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注入新动能。
初审:麦雅婵
复审:吴国洪
终审:唐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