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榆,我校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3班学生,现已被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录取。
“我想把书好好读下去,去更远的地方看看,丰富自己。希望可以真正的做到为往圣继绝学。”这是陈彦榆同学考研的初衷,她认为考研确实很难,会背负很多期望和目光,算得上是很孤独的一段旅程,但是如果真的下定决心要考研,只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要让数据阻碍了自己前进的道路。她提到,选择院校时,首先找出招收汉硕的学校,选择自己喜爱的城市,哈尔滨确实很远,但是那里是东北的汉语推广基地,孔院和其他的一些地方资源丰富,并且中国很大,希望能去更远的地方亲身感受一下中国其他地方的文化。在选择专业方面,陈彦榆同学深受邓亚玲老师,李珊鸿老师和卞良君教授的影响,对成为国际汉语教师充满了期待与对孔子学院的向往。
“关于我的备考时间,其实不用太快准备,大一大二好好去感受大学生,大概大三下学期开始备考,因为是持久战,时间不宜拉的过长。”陈彦榆坦言,2-5月都是打基础的一个阶段,花在英语上面的时间比较多,从单词,语法,长难句等等开始。对于专业课的复习,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大一大二学的已经有所遗忘需要重新回顾。因为汉硕的现代汉语参考书大概就是三个版本,所以都阅览了一遍,主要是黄廖版的现代汉语,而古代汉语的话因为占比不高,复习的方法是每天找古文断句,翻译,然后去整理一些古代汉语的常识。
6-10月就是巩固,刷真题的阶段。这个阶段政治也开始学了,大概是7月底的时候,主要是徐涛老师的课和肖秀荣的真题。同时她还极力推荐英语跟唐迟老师的课。最后整理自己的错题集,将题目和课本结合起来看自己的弱点,11-12月是冲刺的阶段。
考研备战的过程非常艰辛,陈彦榆同学对于考研期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自我的一个怀疑。在她看来,备考要清楚自己的实力在哪里,要对自己有自信,但又不能自负。面对自己的彷徨无措吧,支撑我一路走下去的最大动力其实真的就是内心的那股劲。
永远坚信,功不唐捐。对于师弟师妹们她想说,充分利用网络上可以搜到的资源。考研之路,贵在坚持,坚定自己的信念,一路勇往直前,别惧怕数据,要永远坚信,功不唐捐。

初审:林伟连
复审:吴晓雯
终审:叶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