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学院“汉语写作”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学习产出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教学,取得了初步成果。近日,他们主编的《春风化雨——学生习作选》第一卷如期出版。

《春风化雨——学生习作选》
《春风化雨——学生习作选》第一卷,主要是文化传媒学院学生习作选集,收录了学生小小说、诗歌、影视评论、诗文评论121篇。其中,“青青子衿”小小说篇选录41篇,包括已发表的3篇、获广东征文奖的1篇、获四川省征文奖的6篇;“鹤鸣九皋”是20汉教3班郑凯迪个人专辑,选录11篇,其中已经发表的3篇;“莲叶田田(诗歌专辑)”选录11首,其中获得征文奖的2首;“南山岩岩(影评专辑)”选录27篇,其中获得广东省影评征文奖7篇,在湖南省电影评论学会“影君子曰”公众号发表的12篇;“灼灼其华(诗文评论专辑)”,选录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31篇,其中有1篇毕业论文已经发表。在所收录的作品中,已发表或获奖的作品共计35篇,占全书作品总数的28.92%。
该书由文化传媒学院孙汝建院长、蒋春艳书记等担任编委会主任、副主任,由李贵龙、骆正军担任主编,刘海涛担任副主编,陈丛耘、赵玉萍、吴洁、陈政涛、潘竟等老师参与编写,是我校“汉语写作”教学团队和“汉语国际教育”特色专业的建设成果。
2020年7月以来,“汉语写作”课程教学对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改革方式方法,把学习产出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教学,把师生共同产出成果作为主要目标和特色凝练方向,取得了初步成果。


刘海涛教授在指导学生习作

骆正军教授在指导学生习作
2021年7月,“汉语写作”教学团队获得学校“品牌提升计划”项目立项。该项目由李贵龙主持,刘海涛、骆正军、吴洁是团队成员。《春风化雨——学生习作选》第一卷所选录的作品,主要源于该教学团队基于学习产出式教学所产生的学生作业、课程论文等。对于部分优秀作品,经学生同意后由教师推荐发表。该选集中已发表的小小说和影评作品共计19篇。
教师团队努力做到教学相长。以2021年为例,刘海涛发表论文、作品评论文章40余篇,其中一篇论文在双核心刊物《南方文坛》发表。骆正军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文章4篇,李贵龙发表小小说3篇,吴洁老师已录用论文2篇。刘海涛、李贵龙、吴洁在学校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得教授组特等奖、广东省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优秀奖,是本校唯一的获奖团队;李贵龙获得学校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比赛正副高组三等奖。团队申报的《汉语写作》课程试题库建设项目,获得立项并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2022年,陈丛耘、赵玉萍两位教授加盟,让“汉语写作”教学团队更强大。在本学期,团队教师继续秉持学习产出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作业、学生自由创作等方式,获得了大量学生实践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做品已推荐公开发表。这为第二部电子出版物《春风化雨——学生习作选》(第二卷)奠定了扎实基础。此外,团队申报的“汉语写作”线下一流课程已通过公示,不日将获得学校立项。

文化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孙汝建教授表示:“学院将每一年出一卷学生作品集,每两年出一部学生优秀论文集”。《春风化雨——学生习作选》第一卷,就是在孙汝建院长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如期亮相。
“汉语写作”教学团队将紧扣学校创新创业型大学发展战略,紧扣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继续探索学习产出教学模式在“汉语写作”课程的更深融合,推动课程教学质量再提高,产出更多、更好的学生创新成果,助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汉语国际教育特色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