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较多,偏向理论。如何让这门课程中从大一开始就为学生培植创新创业“基因”,适应行业需求和地方发展?凭“网”之势,促学以“新”,正是教学中的一次“揉理论、厚实践”的新尝试,将理论揉进课上案例中、作业实践中,既学理论,更重实践,助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联系实际,根植智元素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是专业基础课,更是学好其它专业课的“敲门砖”,每一章的内容,都对应着学生们今后要学的另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这一“敲门砖”,为以后的专业课的学习“开门”?
在教学中,孟俭老师一直注重课程内容联系实际,深挖行业需求,将新媒体运营、直播行业、新兴媒介的最新需求融入课堂;将理论揉进行业趋势中,引导学生了解行业最新的智能应用、前景和趋势,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为学生提前预警未来专业课学习缺少的智元素。通过根植智元素的内容讲授,打破学生的传统思维惯势,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提前打好基础。

孟老师在讲解媒介融合业内最新的实践案例
媒介智能未来趋势——数字打工人
同向同行,添力应用型
孟老师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的思维仍停在传统媒体印象的惯式中,平时咨询的问题不是传统的“采”就是老旧的“编”,也有一些学生对“揉理论、厚实践”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应,仍希望老师课上“重理论”,觉得应该将理论重复讲重点讲。也有少部分学生觉得课上讲的媒体运营、直播行业、新兴媒介的最新需求和案例离他们有些远、很陌生,现实和心理落差有些大。
但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要求学生打破思维惯式、破茧向新。所以,在教学中,孟俭老师的课堂仍坚持与行业需求同向同行,通过讲授行业应用新案例,介绍新媒体需求人才不仅是传统的“采与编”,还有各种新岗位、新要求,新媒体的新,是岗位的新,更是应用范围的新,如时兴的播客媒介等新平台,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些“新”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通过授课中与行业保持同向同行,才有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课下,孟老师会布置视频拍摄、新媒体排版、脚本写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较多,偏向理论。如何让这门课程中从大一开始就为学生培植创新创业“基因”,适应行业需求和地方发展?凭“网”之势,促学以“新”,正是教学中的一次“揉理论、厚实践”的新尝试,将理论揉进课上案例中、作业实践中,既学理论,更重实践,助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联系实际,根植智元素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是专业基础课,更是学好其它专业课的“敲门砖”,每一章的内容,都对应着学生们今后要学的另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这一“敲门砖”,为以后的专业课的学习“开门”?
在教学中,孟俭老师一直注重课程内容联系实际,深挖行业需求,将新媒体运营、直播行业、新兴媒介的最新需求融入课堂;将理论揉进行业趋势中,引导学生了解行业最新的智能应用、前景和趋势,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为学生提前预警未来专业课学习缺少的智元素。通过根植智元素的内容讲授,打破学生的传统思维惯势,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提前打好基础。

网新学生在练习新媒体排版作业

网新学生在校园随拍

学以致用,促创新赛道
在教学中,如何搭建“平台”让学生观摩、体验、实践,是每一次课都要考虑的要素。孟老师课上通过业内最新实践平台的视频展示,如AI视频生成过程、AI新闻纸呈现等,还有中国新闻奖融合新闻奖项的评析、广东部分网红背后的运营分析等,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贴近“实战”的思考空间,再通过引导式作业练习,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若要学以致用,以赛促学很重要。教学中,孟老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新媒体最常用的排版工具、剪辑工具等新媒体工具,向学生介绍大学期间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各类比赛,鼓励他们模拟创作比赛作品,提升自己的参赛能力。

孟老师介绍网新专业的参赛渠道

一个学期下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同学有的开设了自己的播客号,有的注册了自己的新媒体号,写文案、剪视频、练排版、学MG动画……也有同学告诉老师自己的新媒体作品阅读量过万……
通过《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这门课的教学“开门”,学生们想要参加专业实践、积极备赛的劲头十足,已有学生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找好寒假实习单位。凭“网”之势,促学以“新”的作用已初步显现。
(文/孟俭,图/网新学生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