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师说》中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意思是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可贵品质。在教育学院,就有这样一位教师:他用自己的学术智慧引领学生不断前行,以实际的经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疑惑,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他,就是高兴华教授。
亦师亦友,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将书读‘薄’,这样才能内化于‘心’。”在高兴华教授看来,他主教的《教育心理学》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性较强。为了让学生“入脑入心”,他指出要给予学生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利用思维导图等多样教学手段,把书本内容“装进”心里。除此之外,还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这也是我上这门课执行的核心理念。”他表示。
高兴华教授十分注重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怎样结合,要求在教学方法上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一些区别的。”高兴华教授解释,自己在教学中落实“项目式学习”。他指出,通过跨学科项目,能够让学生将教育心理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带动学生参与到个人的科研教学实践中。“这一方法深受同学们喜欢,现在已带动一百余名同学参与到课程实践中。”他说道。

高兴华教授学院师生作心理健康培训讲座
作为一名心理学教师,高兴华教授在教学过程中见证了许多学生的成长与蜕变。他与我们分享了其中有一位同学的故事,他表示,这位同学曾经深陷抑郁情绪的困恼,入学就在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起初,他在课堂上总是沉默寡言,基本没有互动交流。为此,老师和同学给予了他特别的关注和鼓励。在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下,他逐渐开始打开心扉,变得越来越积极向上。在后期,他开始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课外活动中,也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如今,这位同学已经成功地走出了抑郁症的阴影,成为了一个自信、乐观的人。他的成长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相信,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勇气去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它。”高兴华教授说道。
坚持党建科研融合,为育人注入新活力
于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在组织生活中担当作为。多年来,高兴华教授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始终坚持把政治工作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他曾有过十多年学院支部书记任职经历以及近二十年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经历,这让他始终坚持党建和科研相融合,努力做到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高兴华教授告诉我们,目前他有三项省、市级课题都与学生教育和培养息息相关。尤其是2022年12月份立项的科研项目,聚焦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管理展开研究。“该项课题正是在学校党委和二级学院党组织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展开的,同时也是党组织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管理的深入研究和成果转化的过程。”对高兴华教授而言,他的工作是发挥组织的引领作用,努力做好“人”的工作。他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教育报国的初心,不要忘记立德树人的使命。
在高兴华教授看来,党建与科研结合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有着重要作用。“首先,具有思想引领的作用。”高兴华教授进一步解释,除此之外,在组织保障、人才培养、创新氛围营造、促进质量提升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高兴华教授指出,党建与科研结合的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希望有志于从事党建与科研工作的青年教育工作者能够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注重专业提升,潜心融合实践,重视团队建设,培养创新思维,坚持学习反思,拥有政策敏感性。

高兴华教授在湛江市第五小学作主题讲座
采访的最后,高兴华教授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未来的殷切期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分享,能够激发更多人对党建与科研工作的热情和投入,共同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与此同时,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高兴华教授对党建与科研工作的热情与执着。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能够在党建与科研的道路上继续书写辉煌的篇章,为教育事业和科研工作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

个人简介:
高兴华,心理学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职业指导师,双师型教师(高级),现云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十届理事会会员;湛江市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库专家;爱途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专注于教育心理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坚持心理咨询工作,累计接诊数千人次;近年来先后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三项,主编教材一部,参与编写专著、教材三部,曾获省级“高校先进党务工作者”称号。